
开盘通知
已有1862人订阅该楼盘
房地产的未来在哪里?
这个问题,今年尤其反复被提及。
在10月16日开幕的一场大会里,大家也试图寻求更确定的答案。
不说摸爬滚打,也算是见证着贺州楼市数年的起起伏伏,今天也不妨分享近期得到的一些思考启示,或者说,感悟。
关于房地产的未来,它怎么说?
都说选择大于努力,选择最重要的是什么?是方向。
这场全国性的会议,对于房地产的意义在于,它决定着未来五年,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发展的大方向。
又或者说,会往什么地方使劲,朝着什么方向推动发展。
它是如何提及房地产的?
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。”
两个关键词:房住不炒、租购并举。
话很简单,但不要认为这是一句空话,这背后是基于金融、经济、人口、行业等一系列的数据,在过去的经验上、在现实的基础上、在未来的目标上所制定出的战略。
在方向性的问题上,我们应该要相信国家和党的决策,以及决心。
怎么想,比怎么做更关键
今年房地产的数据不太好看,所以,大家更寄望于在这场会议中能找到新的曙光。
既然是“定调”,关键不在于怎么做,而在于怎么想。
今天不谈数据,不做分析,只聊觉悟,在这句话里,我们看到的是什么。
1、救市,不代表回到过去
前三个季度,从国家到地方积极出台了多项房地产相关政策,几乎招招都意在救市,力度、广度、深度都有。
经济的下行压力突显,不少人也在猜测,是否会重新举起房地产这支大旗。
结果是,会上再次重申“房住不炒”,强调“租购并举”,并没有出现大家期待的救市论调。
话虽不新鲜,但非常清晰的表达了,将继续坚定的削弱房地产金融属性,并且从结构上深化改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格局。
脑子里浮现出三句话:咬定青山不放松,釜底抽薪,刮骨疗伤。
房地产,依然有可为,但是时候告别过去了,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,我们懂,国家更懂。
救市,不是要饮鸩止渴,回到过去,而是要刮骨疗伤,走向新未来。
现在的痛,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活下去,选择主动为之,足见国家强大的决心和毅力。
2、放弃幻想,拥抱变化,方得未来
每逢有利好消息,楼市就有回暖的声音发出,有的甚至还在企图贩卖“涨价焦虑”。
还抱有过分幻想的房企或个人,该觉醒了。
正如前面所说,国家的方向很明确,决心很坚定,房地产行业不会倒下,但不代表没有房企倒下。
近两年行业的洗牌,让楼市的信心出现了低谷,但其实也在暴露出新的契机。
任何一个行业,市场规模不会无限的扩张,发展也不能永远保持高速,在这个震荡过程中,必然会有房企出局,也自然会有新的领头羊出现。
变化,才是永恒不变的。如何变?这又是另一个问题。
3、是坏消息,也是好消息
对于希望通过投资房产来获得资产大幅增值、快速增值的人来说,这可能是个坏消息。
房产价值在重塑,急功近利的风险性越来越大。
但对于真实居住需求的购房者来说,会是个好消息。
不必过分担心房价的大起大落,回归自己的居住需求,该买则买,该换则换,如果还在犹豫,那么也可不必急于上车。
不过,千万别把“租购并举”等同理解为不用买房,租房就可以了。
租房子和买房子,依然会有区别。
一个是从民生福祉角度出发建立的社会保障,一个是站在市场经济进行的商品交易。
总个结:
关于房地产的未来,我们可以看到会后例如第一财经、明源地产研究院、中国房地产报社等权威性的机构或个人,发表了不同的解读。
或是深入浅出的分享观点,或是结合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推论,或是结合经验提出自己的预判,感兴趣的,也可以自行阅读一下原文。
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
未来房企应该怎么做,购房者应该怎么做,很大程度上,取决于怎么理解这个会议,这句话。
以“空杯心态”迎接房地产的新时代,放弃幻想,接受现实,重新认知,就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,还有我们,谨以此文,浅聊共勉。
今天先这样。
补充说明:1/本文为原创内容或原创编辑整理,欢迎转发,但转载须要申请;2/内容或观点仅供参考和交流,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;若有意购买请自行了解项目,自行权衡利弊得失,签署各类法律文件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;3/任何投资行为均有不同程度风险性,投资需理性。4/若有疑问,欢迎添加微信HFWL_fangxiaomi跟房小密交流,或拉你进购房者交流群。
姓名: | 手机号: *必填 | 来自: |
全部评论
回复(0)